感謝訊技的工程師們在此書的編撰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由于時間有限,書中難免會有不足之處,還請各位同行及用戶不吝指正。書中自帶光盤中有軟件試用安裝程序及各章的案例,有興趣讀者可依次深入研究,若有任何問題,可隨時與我們聯系。
第一章 VirtualLab Fusion理論基礎 1
1.1 幾何光學和光線追跡 1
1.2 物理光學和電磁場仿真 2
1.2.1 統一電磁場仿真 3
1.2.2 電磁場仿真 6
第二章 VirtualLab Fusion安裝與更新 10
2.1 VirtualLab安裝與更新 10
2.2 VirtualLab 版本說明及系統配置要求 15
2.3安裝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16
2.4 Windows高級系統設置推薦 18
2.5 C2V文件導出和V2C文件導入 20
第三章 VirtualLab Fusion快速入門 24
3.1 VLF圖形用戶界面介紹 24
3.2 光源 29
3.2.1 基本參數(Basic Parameters) 29
3.2.2 光譜參數(Spectral Parameters) 31
3.2.3 空間參數(Spatial Parameters) 34
3.2.4 偏振(Polarization) 36
3.2.5 模式選擇(Mode Selection) 37
3.2.6 采樣(Sampling) 39
3.3 光學元件 40
3.3.1 真實光學元件編輯對話框 40
3.3.2 球透鏡(Spherical Lens) 44
3.3.3 衍射光學元件(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46
3.3.4 曲面(Curved Surface) 47
3.3.5 透鏡系統(Lens system) 47
3.3.6 其它類型光學元件 49
3.4 探測器 49
3.4.1 探測器通用界面 50
3.4.2 光路圖內的探測器 51
3.4.3 諧波場和諧波場集探測器 52
3.4.4 數值陣列探測器 53
3.5 分析器 54
3.6 計算器 54
3.7 元件的位置和方向 55
3.7.1 光路元件 56
3.7.2 元件位置的定義 56
3.7.3 位置和方向確定規則 57
3.7.4 方向與位置的坐標系統 57
3.7.5 輸出通道的方向 58
3.7.6 輸出通道的自動方向 58
3.7.7 坐標斷點元件 59
3.7.8 位置和方向設置 59
3.7.9 光路視圖(定位) 61
3.7.10 角度定義 62
3.7.11 基本位置/方向與獨立位置/方向的對比:移動 64
3.7.12 基本位置/方向與獨立位置/方向的對比:傾斜 65
3.8 光學設置(Optical Setup) 65
3.8.1 新建光路圖 65
3.8.2 生成光學設置視圖&光學設置編輯窗口 66
3.8.3 光學設置視圖 68
3.8.4 光學設置編輯器 68
3.9 三種模擬引擎 70
3.9.1 球透鏡聚焦系統 70
3.9.2 三種引擎結果對比 71
3.10 參數運行(Parameter Run) 73
3.10.1 創建參數運行 73
3.10.2 參數指定界面 74
3.10.3 使用模式 75
3.10.4 探測器指定界面 75
3.10.5 結果界面 76
3.10.6 合并輸出 76
3.10.7 并行化和數據量 77
3.11 參數優化(Parameter Optimization) 77
3.11.1 創建參數優化 77
3.11.2 參數指定界面 78
3.11.3 探測器指定界面 78
3.11.4 參數約束窗口 79
3.11.5 通用設置窗口 79
3.11.6 結果界面 80
3.12 參數優化和參數運行的應用 80
第四章 光學成像系統 99
4.1 彗差的模擬 99
4.1.1 彗差概念 99
4.1.2 澤尼克多項式與塞德爾像差 100
4.1.3 彗差的模擬 100
4.2 F/4施密特望遠鏡波動光學分析 104
4.2.1 模擬任務 104
4.2.2 模型構建 104
4.3 雙合消色差透鏡優化設計 107
4.3.1 模擬任務 108
4.3.2 模型構建 109
4.4 包含光柵元件的成像分析 113
4.4.1 系統描述 113
4.4.2 模型構建 114
4.5 高級PSF和MTF計算 123
4.5.1 模擬任務 123
4.5.2 模型構建 124
4.6 利用衍射透鏡校正色差 130
4.6.1 模擬任務 130
4.6.2 模型構建 131
4.7 研究鬼像在準直系統中的影響 139
4.7.1 模擬任務 139
4.7.2 模型構建 140
第五章 激光系統 144
5.1 光束傳輸 144
5.1.1 利用物鏡對激光二極管像散光束進行準直的分析 144
5.1.2 非球面透鏡后的聚焦研究 153
5.2 掃描系統 164
5.2.1 對使用非球面透鏡的激光掃描系統進行性能分析 164
5.3 FS脈沖建模 186
5.3.1 使用一個高數值孔徑離軸拋物面反射鏡對飛秒脈沖聚焦 186
5.4 晶體建模 193
5.4.1 激光晶體中壓力誘導的雙折射 193
第六章 光學測量 201
6.1 干涉儀模擬仿真 201
6.1.1 使用相干光的馬赫-澤德干涉儀 201
6.1.2 白光邁克爾遜干涉儀 214
6.1.3 F-P干涉儀 234
6.2 顯微鏡模擬仿真 243
6.2.1 高數值孔徑顯微鏡模擬仿真及研究 243
6.3 單色儀和光譜儀模擬仿真 255
6.3.1 切爾尼-特納單色儀—衍射效率分析 255
6.3.2 切爾尼-特納光譜儀—光譜分辨率及鈉雙譜線分析 267
第七章 光束整形 274
7.1 折射光學 274
7.1.1 設計一個折射光束整形器以生成一個圓形高帽光 274
7.2 衍射光學 284
7.2.1 規則分束器設計、結構生成及結構導出 285
7.2.2 將高斯光束整形成Donut模式 302
7.3 擴散器 314
7.3.1 設計一個擴散器以生成一個INFOTEK標志 314
7.3.2 設計一個線性擴散器以生成線性聚焦光場 321
7.4 應用單元陣列結構實現光束整形 329
7.4.1 應用棱鏡/光柵/反射鏡單元陣列對白光進行整形 329